从IT规划到IT落地
在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IT历程里,相同的故事轮番上演。甚至业界悲观认为:中国ERP的成功率,不足5%。大部分系统,仍停留在记录系统的层面,并没有发挥出IT支撑企业战略与管理落地的重要价值。
中国企业普遍存在两个问题:
一、战略缺失,战略思考不足!
二、执行松懈,执行过程失控!
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,战略的轻视与无知,正是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。所以你会看到许多IT项目,往往耗资巨大,兴师动众,但却经常虎头蛇尾,草草收兵,收获甚微。
大部分企业尚未进入集成应用阶段
事实上,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管理工程,比单纯的企业事务或者技术改造要复杂得多。这里面涉及到企业的管理意识、高层重视度、变革决心、管理体系成熟度、软件系统灵活性、IT顾问的经验及能力、部门协同的力度、项目管控水平等诸多因素。
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,往往存在三大黑洞:
其中,IT规划乃重中之重!古人云:不谋万世者,不足以谋一时。不谋全局者,不足以谋一域。又曰: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!如果经过缜密的IT规划,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可以大幅上升。但是遗憾的是,我们走访过数千家企业,发现拥有IT规划思路的企业寥寥无几。
由于缺少信息化整体规划,企业或多或少存在下列问题:
一、IT战略缺失,混乱,无法支撑企业战略的实现。盲目无序的IT建设目标,无法指导项目的实施落地。
二、IT蓝图与企业业务架构难以匹配,由于理不清企业运营及管理模式,导致各种IT系统胡拼乱凑,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,最终失之毫厘,谬之千里。
三、信息“孤岛”普遍存在。系统名目繁多,功能各有交叉。当IT建设缺少整体规划时,信息孤岛往往难以避免,从而导致信息割裂,失真,重复录入,数据无法集成。IT系统唯有具备整体集成性,才能发挥出最大价值,否则反而会对原有运营体系带来负作用,甚至成为负担。
综合讲,“IT规划”必须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和评估IT现状的基础上,结合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及技术前瞻性,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、目标和战略,以及具体信息化系统的架构设计、选型和实施策略,方可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。
IT规划路线图
1 战略解读。深刻解读企业商业模式与竞争力,分解整体战略,发展战略,运营战略及职能战略等,作为IT建设的指导思想及纲要。
2 业务架构规划。以战略为纲领,一是建立相匹配的组织能力,为企业运营与IT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。二是梳理管控模式,制定职责权,建立内控体系,流程体系及绩效体系。
3 IT需求与IT战略。根据业务架构及运营管理需求,梳理IT需求,制定IT战略,使IT战略与经营目标实现一致性。
4 IT规划与IT实施。从应用架构,技术架构及治理架构各层面制定IT规划,输出IT蓝图,并落实选型,实施等工作。
通过为大量企业提供IT规划,我们帮助企业实现三大匹配:
1、 IT战略与公司战略对齐。
2、 IT架构与业务架构对齐。
3、 IT工具与IT蓝图对齐。而借助优秀的BPM平台系统,为企业IT规划提供工具支撑,亦是后ERP时代的大势所趋。
BPM(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,业务流程管理)是基于流程驱动,实现业务流程分析、建模、自动化、优化与监控的新一代企业应用IT系统;通过业务与 IT 协同,构建更好的流程来提高业务敏捷性和客户满意度,实现企业从战略到执行至上而下的流程化、规范化管理并持续优化的绩效管控模式。
BPM三大特性
BPM是后ERP时代必然的选择,它既是一种管理思想,又是企业流程应用平台,同时又具备企业IT开发平台的重要作用,是支撑IT规划落地的最佳工具之一。
BPM:基于信息化规划的IT支撑平台
BPM涵盖协同管理、项目管理、客户关系管理、SRM管理、费用预算管理等功能套件,同时与ERP、MES等系统形成有效的互补关系,完全满足用户大数据量的高性能要求.快速集成其他业务,同时它也是一套开发应用平台,是企业IT建设的核心管理平台与中枢神经系统。
BPM推动IT技术四项变革:
1 从传统固化的系统转化为:积木式的平台模式,让IT真正自由;
2 从多系统割裂格局转化为:统一集成模式,让信息孤岛不再出现;
3 从注重信息结果转化为:动态过程控制,让信息不再失真;
4 从客户端模式转化为:互联网移动模式,让信息随手可得。
通过IT规划与IT工具的完美结合,最终实现IT价值的重塑,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,实现管理落地,这正是 的责任所在,也是 近二十年的信息化经验总结出来的新模式。这种模式已经为上百家企业提供了IT服务及应用系统,获得了接近95%以上的客户满意度,证实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及生命力!
在今天的中国,颠覆已经成为常态,外延式增长模式也逐渐成为过去式.企业唯有借助IT力量,不断修炼内功,为企业注入内涵式精细化增长的基因,方可基业长青,永续发展。 也愿与我们的客户一起努力,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!
IT价值
欢迎扫码添加软件事业部总监微信咨询!